聚光
股票代码:SZ.300203
中文
EN
聚光

回到顶部

仪器信息网专访聚光科技总经理韩双来
聚光 发布时间:2025-04-14 聚光 来源:仪器信息网 聚光 浏览量:433

AI+政策驱动,环境监测国产替代的“聚光”答卷


导读: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加速数智化转型,聚光科技以 “自动化无人运维+深度AI融合” 破局,推出 “超感官” 机器狗、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等,应对关税挑战,预计2025年国产化率大幅提升。


 特别提示  微信公众号机制调整,请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从《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到《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在这一浪潮中,环境监测仪器厂商拿出了怎样的创新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当前对美关税事件在科学仪器企业前行的航道上,既掀起了机遇的浪潮,也带来了挑战的暗礁。国产科学仪器企业该如何精准洞察其中的机遇与挑战?国产替代的技术、产品储备又是否足以支撑行业实现进一步突破?

值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举办之际,仪器信息网特别专访了聚光科技总经理韩双来,邀请他就当下热点聚焦的环境监测数智化以及国产替代等话题,深度剖析、分享见解。

聚光科技总经理韩双来在聚光展台
从分析仪器到分析机器人,AI深入应用方兴未艾
《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等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本次展会我们发现很多厂商都在积极布局数智化转型相关业务。谈及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的进程,韩双来从两个层级给大家做了详细分析:
“其一,从自动化迈向无人化。以水站、气站为例,以往需要人工运维、人工校准、人工数据审核,如今通过安装自动感知、自动维护的传感器及设备,应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自诊断、自维护、自质控、自审核。黑灯实验室概念的出现也是自动化向无人化演进这一趋势的重要体现。通过这两年的发展,目前从自动化到无人化的转变已在诸多样板点逐渐试点、实用,技术也趋于成熟,有望很快全面铺开。”
“其二,数智化进程中的深度AI化。随着AI大模型应用越来越广,我们致力于把分析仪器升级成分析机器人。通过端边云组合,赋予仪器智能体‘大脑’,使其具备思考、分析问题以及与用户互动的能力。甚至为仪器配备 ‘眼睛’(智能摄像头)、‘四肢’(可移动装置)、‘翅膀’(无人机)等,使其功能更强大。目前,深度AI 化平台相对成熟,不过在场景落地开发方面,仍需一定时间持续深耕。”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设定的目标,到2027年将实现包括“无人运维、智能采样、黑灯实验室、立体遥测”在内的多项创新。顺应这一政策红利,聚光科技已经在多项产品布局中展现了仪器智能体、无人化实验室等方面的“中国方案”。
韩双来介绍说,“无人运维、数智化改造已经成为当前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智能化或数字化改造,传统的站房升级为智能站房,仪器也逐步向无人化方向发展;实验室中的仪器也会配备机械臂、视觉传感和AI大脑,实现自动和智能分析。这些发展趋势不仅契合市场需求,更是企业创新的必然走向。”
据悉,聚光科技已经在相关产品和技术上进行了多项试点,并计划将其推广至更为广阔的领域。以黑灯实验室为例,聚光科技已积累了大几十套成功应用案例。此外,在实验室板块,聚光科技也正在紧密结合AI技术,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求在新赛道上抢占先机。

韩双来认为,从中国整个生态环境数智化转型进程来看,我国正处于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中。值得欣喜的是,无论是自动化向无人化的转变,还是AI 的深度应用,中国均已走在世界前列,这为行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机遇。同时,他也理性分析道,“尽管处于快速发展的AI 深度应用已获得终端用户的普遍喜欢和认可,但当前在标准认可层面上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突破的空间。不过,在生态环境监测部门以及企业等的共同推进下,预计未来 5年这一领域将发生明显变化。”

以创新为驱动,聚光科技领航环境监测仪器国产替代征程

当下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中,中国环保产业正迎来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各大环保企业也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增长路径和市场空间。韩双来认为,“尽管中国环保产业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但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持续升级的需求,依旧蕴藏着无限潜力,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比如,自动化变无人化、智能化、空天地一体化等,环保板块轮动中不断涌现新热点、新需求。唯有积极主动创新的企业,方能在这一动态发展过程中,持续捕捉并把握新机遇。”

基于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强大的和系统化的创新平台,聚光科技持续推出一系列自主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特别是在碳监测、新型污染物监测及应急监测等重点领域上,展现出了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洞察力。韩双来介绍说,“针对污染源端碳监测需求,聚光科技推出了基于傅里叶红外的仪器方法,并稳步开展国家试点及市场推广工作;环境质量端的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聚光科技旗下灵析光电产品)去年出货量在国内名列前茅,并且凭借技术性能优势,很快会实现对进口产品的完全替代;在气体监测层面,聚光科技研发的臭氧生成速率监测系统(OPR)实现了对臭氧生成的快速预警预报;在水生态层面,聚光科技研发了新型污染物智能监测设备、基于流式技术的水生态检测设备等;在便携和应急类仪器方面,还推出了便携成像仪器、便携傅里叶红外、便携质谱等,并结合北斗和质量管理新要求,打造了具有穿透式质量管理特点的新型便携仪器……”

充满“惊喜”的聚光科技站台

聚光“超感官”机器狗

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

作为环境监测领域龙头企业,本次环保展,聚光科技携旗下自主孵化子公司谱育科技、灵析光电等重磅亮相,精心构建了覆盖数智双碳、实验室及污染物、AI环境智能监测、应急监测及监察、环境质量监测、企业污染源管控等核心场景的6大主题展区,集中展出40余款自主研发产品,全方位、系统性地呈现了“从感知到决策”的环境监测全链条解决方案,彰显国产高端仪器的技术担当与场景适配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台C位的“超感官”机器狗成为全场焦点,不少观众惊叹终于在现实中目睹了新闻里的高科技场景。据介绍,这一平台搭载扫描式激光气体遥测仪、红外热成像设备等高端科学仪器,现场演示工业园区自主巡检流程,实现0.1秒锁定泄漏点2小时完成8小时工作量;不仅如此,灵析光电推出的国内首台套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也吸引了众多领导和专家驻足咨询。该产品采用国际领先CRDS技术,达到ppb级精度与秒级响应,已广泛应用于气象、科研与生态等场景。相关负责人强调,“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该产品作为国产替代的‘主力军’,在支撑我国自主碳监测网络建设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紧握客户需求“方向盘”  国产仪器才能破浪前行

在全球贸易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对美关税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外部因素为国产仪器厂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加速推动了自主创新与国产替代进程。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国产仪器厂商该如何应对?对此,韩双来认为,对国产仪器行业而言,整体机遇大于挑战!

其进一步分析道:“仪器行业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在高关税的大背景下,国家对自主可控的重视程度必将大幅提升。这不仅将显著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也为国产仪器厂商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与市场空间。

在探讨国产仪器的定义时,韩双来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单纯以生产地来界定产品的国产属性并不准确。仪器产业的核心附加值并非源自生产环节,其核心在于知识产权和品牌。国家应推行自主知识产权白名单制,从品牌塑造、软件研发、核心软硬件自主可控等关键维度强化对国产化的认定与推动。”

谈及当下国产仪器的社会认可度,韩双来认为整体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他指出,随着越来越多高端客户对国产仪器的性能和质量给予高度评价,其示范效应正逐步向更广泛的基层客户群体扩散,基层市场对国产仪器的认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培育。再者,由于不同行业的采购频率和具体需求存在差异,国产仪器在各领域的认可度也呈现出逐步提升但不完全均衡的状态,这也意味着未来仍有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基于此,韩双来强调了国产仪器厂商市场宣传和投入的重要性,其表示聚光科技正积极行动,通过举办各类用户体验交流活动,增加与客户的接触机会,并通过开展试用和宣讲等方式,让更多用户直观感受国产仪器的技术实力与应用价值,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认可度。

展望2025年,韩双来表示,尽管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但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内生动力的增强。他指出,应将重心放在持续创新和精准响应客户需求上,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不确定性背后蕴藏着确定性的需求,中国乃至全球庞大的市场体量,意味着机遇始终存在。企业唯有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他强调,国产替代不仅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是市场需求的自然体现。在科学仪器这一高技术行业中,创新必须从“先进性”出发,以满足专业客户的高标准应用为目标,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与广泛认可。

采访现场


Copyright 2025 FP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1039119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5206号 网站所展示技术参数等数据具体以实际产品说明书为准。
咨询电话
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留言板
截图至相册,微信扫一扫
聚光